国家版权局关于开展2025年中国版权金奖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中国版权金奖由国家版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设立于2008年,每两年评选一次,是中国版权领域最高奖项,也是中国版权领域唯一的国际奖项。中国版权金奖设作品奖、推广运用奖、保护奖和管理奖等4类奖项,共20个获奖名额,其中作品奖6个、推广运用奖5个、保护奖5个、管理奖4个。1.演艺创新动能活跃 消费场景协同共生国家统计局对全国7.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530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艺术表演行业类营业收入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2024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48.84万场,同比增长10.85%;票房收入579.54亿元,同比增长15.37%;观众人数17618.16万人次,同比增长2.95%。其中,剧场类演出(含演出新空间和小剧场等)29.64万场,票房收入119.29亿元;观众人数5424.11万人次。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0.27万场,票房收入296.36亿元,观众人数3651.82万人次。旅游演艺演出场次18.93万场,票房收入163.89亿元,观众人数8542.23万人次。2.小小冰箱贴何以撬动文创大流量需要看到,在博物馆冰箱贴持续“火热”中,大量跟风开发的产品随之出现,急切想在流量红利中分一杯羹,在设计与品控上把关不严,版权问题严重,大同小异,侧重市场上的快销走量,产品质量难以保证。3.文创产品呈现“分层化”现象,出版文创如何“破茧成蝶”?文创产品的“冷热不均”说明,消费者在选择文创产品时,已经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特色产品之所以受追捧,是因为它们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差异化文化体验的需求,能够为消费者带来与众不同、难以替代的感受。在完成了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初步构建后,出版文创产业正在形成“分层”形态。4.提升微短剧质量 打造文旅消费亮点数据显示,2024年,版权方在某平台原生经营的微短剧每部收入平均增长超343%。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微短剧与主流文化、主流媒体双向奔赴,一些微短剧在弘扬红色文化、拥抱严肃文学上作出尝试,主流媒体参与制作或播放微短剧,促进了微短剧整体质量的提高。微短剧的“风”还吹向了海外,其中美国市场的下载量和应用收入在全球占据首位。根据《2024短剧出海营销白皮书》,微短剧海外市场正经历井喷式增长,未来微短剧海外用户规模可能达2亿至3亿人。5.以数字资源建设推动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提升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过程中,应秉持“质量为先”的理念,激活“源头活水”,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一要加强资源的多元采集与深度挖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拓展资源采集渠道,丰富资源类型。二要加强版权管理与合规使用,可与版权方建立合作关系,获取资源的合法授权;通过设置访问权限、限制下载数量等手段,确保资源的合规使用,防止资源的非法复制和传播等。三是加强质量评估与资源监控,制定资源质量评估标准,引入专家评审、用户反馈等机制,定期评估资源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6.日本推进人工智能立法兼顾双重性日本2018年对《著作权法》修订时增加了对机器学习合理使用知识产权的豁免条款,允许人工智能在未经版权所有者许可的情况下,自由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2024年6月,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本部发布《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24》,促进AI相关各方共同努力,实现促进AI技术进步和知识产权保护并存的生态系统。1.搜索网站提供缩略图是否构成侵权?判断网络搜索服务提供者提供作品缩略图的行为是否构成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需要分析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使用目的和方式、是否构成实质替代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向公众提供作品、是否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是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及是否不合理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等因素。2.妆容也有版权!热播剧《国色芳华》致歉上热搜专家建议,影视剧方应尽量聘请正规的妆造设计师,通过书面合同确保妆造设计知识产权的来源合规性,避免妆造设计的侵权纠纷。影视剧方在使用人物发型或妆容等时,应尽量使用独创性的人物发型或妆容,避免侵权。在制作相同题材的电视剧作品,必须使用某种人物发型或妆容时,一定要确保所使用的元素处于公有领域,未经许可尽量避免使用他人二次创作的作品。
